首页>>刑事辩护>>刑事辩护
刑事辩护

刑事辩护

刑事诉讼参与人的种类及法律地位

时间:2017-02-02  【转载】

1、法定代理人


  产生:法律规定。


  被代理人:无民事行为能力人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。


  代理人:被代理人的父母、养父母、监护人和负有保护责任的机关、团体的代表。


  诉讼权利:权利基本同于被代理人,但人身性质的权利不能代理;可违背被代理人意志。


  2、诉讼代理人


  产生:委托。


  委托人: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;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;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;违法所得没收案件的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的近亲属和其他利害关系人;强制医疗案件的被申请人和被告人。


  代理人:律师;人民团体或者被代理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,被代理人的监护人、亲友。


  诉讼权利:委托人的授权范围内。


  3、证人


  主体: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(自然人),都有作证的义务。


  对象:一般性事实问题(诉讼外了解案件事实)。


  是否回避:否。


  特点:人身不可替代性;优先性。


  权利:查阅证言笔录;控告权;经济补偿;要求公安司法机关保证其本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。


  4、鉴定人


  主体:具有专门知识的人(自然人),经过聘请或指派。


  对象:专门性事实问题(诉讼内了解案件事实)。


  是否回避:是。


  5、翻译人员


  仅、检、法机关指派或者聘请,为参与诉讼的外国人或者无国籍人、少数民族人员、盲聋哑等进行语言、文字或者手势翻译的人员。


  翻译人员应当是与本案没有利害关系的人,否则,当事人有权申请其回避。


技术支持: 建站ABC | 管理登录